贵州银行自2012年10月成立以来,加快机构建设,加强产品创新,加大融资支持,努力为我省脱贫攻坚贡献力量。成立三年来,累计向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提供融资支持372亿元。
贵州银行以渠道建设和产品创新为支撑点,夯实金融扶贫工作基础。截至目前,该行共有机构网点152家,较成立时增加64家。其中:在国家级贫困县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新设机构34家,全行县域机构数量达到54家,对县域的机构覆盖面从成立之初的22%提升到61.36%。同时,加大在贫困地区投放ATM、POS等自助机具力度,加快电子渠道建设,努力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延伸金融服务“触角”,提升在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覆盖面和便捷度,让贫困地区人民享受现代金融服务。
贵州银行大力加强产品创新,推出“黔易贷”、“循贷通”、“银政通”、“贵园通”、“养老贷”等小微金融产品以及应收账款质押、货押等供应链融资产品,累计向全省贫困地区投放小微贷款148.77亿元,占该行小微贷款投放总量的86.19%,支持了贫困地区逾万户小企业发展,解决就业近20万人。推出“银政通”产品,向沿河、普定、贵定的上百户农业企业投放信贷资金8000多万元,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形成了“银行 政府 企业 担保公司”的“四位一体”融资扶贫新模式,在全省大力推广。
产业发展是扶贫开发的关键和重点。贵州银行因地制宜大力扶持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帮助贫困地区建立自我“造血”机能。融资21.32亿元,支持了铜仁、镇宁、平坝、雷山等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带动当地老百姓发展第三产业增收脱贫。为六枝郎岱现代农业综合产业示范园融资1500万元,为大方试验区药品食品产业园融资4.8亿元,带动当地农民增产增收。该行还积极为产业链上的客户量身定制个性化、接地气的金融服务方案。目前已制定特色金融服务方案30多个,涉及水果、辣椒、白酒、竹加工、茶叶、烤烟、特色种养殖等行业,既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又增加农户收入。例如:关岭县、镇宁县、普定县的一批农村党员想种植中药材、经果林,养殖娃娃鱼、竹骝,但苦于没有资金。获悉这一情况后,该行及时推出“上级扶贫资金 党员筹资 项目贷款”的金融扶贫模式,由4至10户形成一个联保体,通过“专职审批+专职风控”的高效审批机制,为农村党员提供贷款。目前已向关岭县20户农村党员种、养殖户发放“联保贷”2196万元,支持其创收1000余万元,带动300余户农民增收,促进了当地种养殖产业发展。(任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