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关于我行 > 媒体关注

今贵州:金融创新助力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贵州银行支持六盘水市“三变”改革

   在贵州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有一个地方叫娘娘山。当地农民自行发起的一场“三变”改革,让这个位于六盘水盘州市普古乡的普通山村扬名九州,也为中国农村脱贫攻坚闯出了一条新路。习近平总书记批示:“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2017年2月5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将“三变”改革纳入其中。作为贵州人民自己的银行,贵州银行在“三变”发源过程中一头扎进娘娘山,趟出了一条金融支持农户脱贫的新通道。

 

拥有资源无资本 娘娘山村民守着绿水青山受贫穷

2012年,现任娘娘山8个联村党委书记的陶正学从工业转行,回到老家舍烹村,成立银湖合作社,干起生态种植观光产业。在他的带动下,娘娘山悄悄地发生着变化,随着银湖水上乐园、银湖广场、桃源酒店、江源洞景区的相继建成,来这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一小部分前期入股银湖合作社的村民开始过上了好日子。然而仍有大部分村民因资金短缺且不懂经营,只能看着富起来的村民干着急。

“山是娘娘山的山,水是娘娘山的水,同样是娘娘山的人,为何人家富了我还那么穷?”娘娘山的村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村民希望加入银湖合作社。然而入股合作社钱从哪里来,没有钱拿什么东西来入股,娘娘山的村民迷茫了。“青山绿水是我们的资源,游客来了也是资源,没有启动资金,什么都没有用。这就好比守着金山无钱用,守着青山没柴烧。问了好几家银行,因为我们没有抵押和担保,所以款也贷不了。”村民陶浪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说。

办法总比困难多 政银联手破解农户贷款担保难题

“听到娘娘山村民的情况后,我们当时并没有具体可以支持的产品。但是我们觉得这可能是个契机,如果深入调研,一定能为我们服务农村趟出一条新路子。”贵州银行盘州支行行长罗路纲说。

在了解到娘娘山村民的资金需求后,贵州银行盘州支行立即将这一情况向上级行六盘水分行做了汇报,引起分行的高度关注。随即分支行上下联动迅速组织业务团队到娘娘山深入调研。通过调研,他们发现,娘娘山的村民都有发展农家乐和农村旅馆的意愿。同时银湖合作社也表示,只要村民办起农家乐或乡村旅馆,可以将农家乐和乡村旅馆作为资产入股合作社,从而让农户实现“资产变资源、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愿望。经过反复论证,贵州银行六盘水分行决定从支持农民房屋装修改造入手,帮助当地农户将自家房屋改造为农家乐或乡村旅馆。但农户没有担保或抵押,万一信贷资金发放后发生不良怎么办?为了破解这一难题,贵州银行盘州支行迅速向当地县委、县政府报告,希望政府在农户担保方面提供支持。当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经过双方多次反复研究,决定由贵州银行按照每户8万元的规模向当地625户群众授信,期限三年,用于支持当地农民将自家房屋改造成农家乐或农村旅馆,作为资产入股银湖合作社。由盘州地方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为625户农户提供担保,同时由政府贴息,帮助村民偿还第一、二年银行利息。至此,贵州银行金融支持娘娘山“三变”方案全部敲定。

走村串寨办业务 贵银员工艰辛付出彰显使命担当

金融服务方案敲定后,向娘娘山“三变”改革金融输血立即进入了实质性阶段,贵州银行盘州支行小微零售部成为具体经办这项业务的部门。按照正常工作程序,这批贷款全部发放到位至少要花上五个月时间,然而这批贷款从调查到发放,贵州银行却只用了三个月,而且为了节省农户的成本,没让一个农户到营业网点办业务。

“说实在话,我现在回忆起当时情景,都不知道是怎么熬出来的。为了能够早日将这项任务完成,那三个月我们基本上都是早上6点就起床,到支行提起设备就往娘娘山赶。晚上十一二点了,还在回城的车上,到家基本上是一两点。起的时候家人还未起,回来的时候家人已经入睡,几乎没有机会跟家人交流,几个月下来,感觉家人都变成了路人,特别是女儿,对我特别生疏。”贵州银行盘州支行小微零售部客户经理刘洁说。

为了快速将资金投放到位,让娘娘山的村民早日实现经营和入股分红,贵州银行专门为娘娘山“三变”金融服务开辟了绿色通道。盘州小微金融部总共5名员工,在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没有周末,没有假期,“5 2”、“白 黑”都不足以说明他们在工作中的付出。

有一次,这个服务团队开车前往娘娘山给村民激活卡,结果路程走到一半,车发生故障,一行5人在路上走不能走,退不能退,只能原地等候支行派人前来支援。“当时,从县城去娘娘山还不能走高速,只能走老路。光一个单程就要花费3个半小时,车坏的地方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等了两三个小时都不见支行派人来,后来打电话才知道派来支援的人因为堵车被堵在了半路,整个车上只有几瓶矿泉水,饿得两眼直冒金星,整个人都处于崩溃的边缘。”贵州银行盘州支行客户经理王胜喜回忆当时的情况说。

在贵州银行盘州支行小微零售部的努力下,他们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625户农户基本情况调查,用一个月的时间写了625份尽职调查报告,再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625张银行卡的发放和激活。这三个月里的日日夜夜,他们进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与星辰为伴,以娘娘山为家。正是这个钢铁般的团队,用三个月完成了几乎不能完成的任务,5000多万信贷资金一分不少全部发放到农户手里。

绿水青山带笑颜 富起来的娘娘山人如今信心满满

在娘娘山,以前仅贵州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旗下有一两家餐馆,随着游客越来越多,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农户在获得贵州银行的贷款后,迅速将自家的房屋装修成了农家乐或乡村旅馆,一方面通过将农家乐、乡村旅馆入股银湖合作社,在合作社的统一管理下,实现创利,按期分红;另一方面提高了娘娘山生态旅游景区的整体接待能力。

“要不是贵州银行的支持,说不定我现在还在浙江打工,过着候鸟式的迁徙生活。如今,我不用出门,每个月依靠农家乐就能收入7000多元。不但生活逐渐变好了,还可以随时照顾到家里的孩子和老人。以前做梦都没有想到,这深山老林还能变成金山银山,贵州银行不愧为我们贵州人民自己的银行。”村民郭正高一边忙着招呼客人一边动情地说。

“贵州银行率先支持娘娘山‘三变’改革,这既是创新,也是尝试。在此之前,我们向企业提供过担保,也向个体工商户提供过担保,就是唯独没有向农户提供过担保。结果一合作,才发现这是一条很好的路子。合作成功后,我们迅速将这一模式推广到全县200多个合作社,取得良好效果。”盘州地方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董事长陆逢荣接受采访时说。

山还是从前的山,水还是以前的水,但人已不是从前的人。过去,娘娘山的农户走在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自动把自己划归为穷人,人穷志短,比穷更严重的是自卑。如今走在娘娘山的路上,你再也看不到自卑的人。面对未来,娘娘山的人充满自信。

“在扶贫攻坚的战场上,我们责任在肩,义不容辞。只要贵州还有贫困人口,贵州银行在金融扶贫上的探索就不会停止。”贵州银行监事长胡良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