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关于我行 > 媒体关注

当代贵州:金融拓新路|支持实体经济 助推“兴黔富民”

7月17日召开的贵州省委常委会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金融改革,把金融改革和创新作为金融发展的根本动力和重要手段,落实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相关工作,加强地方金融体系建设,扎实抓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积极推进金融产品创新,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金融业发展的难题。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能量池”,贵州着力推进地方金融体系建设,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充分释放各种金融要素的创新活力,金融业实现快速健康发展,有力助推全省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大大增强。

在金融政策的支持和指导下,贵州银行等金融机构快速发展。2012年10月成立的贵州银行,在党建引领下,取得优异的成绩。通过一组数据,可清晰看出其五年成就:

——资产总额从624亿元增加到2700亿元,增加了2076亿元,增幅达327%;

——各项存款从404亿元增加到2124亿元,增加了1720亿元,增幅达426%;

——融资总额从293亿元增加到1787亿元,增加了1494亿元,增幅达510%;

——五年共上缴税收59亿元;

——五年来累计为股东分红33亿元,送股4.55亿股,每股净资产由1元增长到1.91元……

五年磨一剑创新引领大发展

“贵州发展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服务,我们就去研发什么样的金融产品。”杨明尚表示。先后推出“黔秀卡”、“薪乐卡”、工会会员卡;发行“贵银恒利”理财系列产品,发展“黔利存”、“爱心存”、“孝心存”等存款产品,贵州银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普惠金融之路越走越宽广。从“黔易贷”荣获中国银行业协会授予的“2013年服务小微企业20佳金融产品”,到“养老贷”荣获“贵州省支持实体经济创新金融产品”二等奖;从推出“银政通”授信,到发展“贵工贷”业务,贵州银行小微金融业务稳步推进。

电子银行业务从空白起步,如今,手机银行用户达108万户、个人网银80万户、企业网银1.73万户。线上与线下、传统与新兴的电子银行支付体系搭建完成,电子渠道金融性交易占比达到91%。

2016年3月,省政府下达年底前完成地方金融县域机构“五个全覆盖”任务。此时,贵州银行在52个县还没有机构。不少人认为“这是一项打死也完不成的任务”。然而,贵州银行坚决果断地贯彻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用效率和时间赛跑,在10月末就实现全省县域支行全覆盖,打通县域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迈开步子大步前行的同时,贵州银行始终把风险防控作为“生命线”,五年来,没有发生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实现安全经营。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对贵州银行的宏观审慎评估由B类提升至A类,在全国城商行监管评级中,贵州银行监管评级从3B提升到3A。

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贵州银行的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中国银行业协会2016年首次发布“中国前100家银行排名榜单”,贵州银行跃居61位。

 

支持实体经济与贵州发展共奋进

“引导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强化金融市场竞争,促进金融创新合作,着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秦如培强调。

“要着力增加工业、农业产业化、旅游等实体经济的贷款权重占比,积极抢抓大健康、大旅游、大生态、大扶贫战略机遇,响应贵州三大战略行动,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杨明尚说。

贵州银行累计向贵州实体企业提供融资1561亿元。该行认真落实全省工业、农业、服务业企业对接会:其中工业对接会落地项目84个,投放贷款66.64亿元;农业对接会落地项目52个,投放贷款6.41亿元;服务业对接会落地项目92个,投放贷款189.71亿元。2016年末全省电煤供应出现紧张,贵州银行为全省电煤保供项目融资5.13亿元。

在支持旅游发展上,贵州银行组建了专业化队伍,梳理融资支持旅游的思路和方式。新增支持平塘FAST、荔波茂兰、遵义红花岗区生态旅游、剑河温泉等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截至目前,贵州银行为全省旅游行业融资余额达93亿元。

为有效解决服务业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能力弱的问题,贵州银行根据小微企业目标企业主要分布在县级区域的特点,创新开展“银政通”业务。“银政通”产品中借款人不需要向银行提供抵押担保物,只需分别按贷款金额的一定比例缴纳保证金、风险准备金,贷款金额最高可达500万元。在“银政通”的运作过程中,引入政府保证金和政府相关部门参与,既增强产品的抗风险能力,也丰富银行收集当地小微企业信息的渠道来源。

在融资成本上,贵州银行持续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2016年末,净息差、净利差、贷款收息率分别同比下降0.33%、0.22%、1.83%;2017年8月末,净息差、净利差、贷款收息率分别同比下降0.33%、0.33%、0.26%。

 

金融大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金融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力量。”省委书记孙志刚强调。

大扶贫是贵州三大战略行动之一,也是贵州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要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资金支持必不可少。今年年初,贵州银行提出在全省实现扶贫产业子基金投放100亿元的目标。在全省脱贫攻坚秋季攻势令下达后的第一时间,总行迅速成立扶贫产业子基金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到现在,已完成扶贫产业子基金审批通过113个农业产业项目,金额78亿元。

在盘州市普古乡娘娘山,当地农民自行发起的“三变”改革探索,为中国农村脱贫攻坚闯出一条新路。贵州银行在“三变”发源过程中一头扎进娘娘山,趟出一条金融支持农户脱贫的新通道。

开始的时候,村民有资源无资金,资源无法变成资产,因为没有抵押和担保,问了好几家银行,都款不了贷。了解到娘娘山村民的资金需求后,六盘水分行和盘州支行上下联动,深入娘娘山调研后,最终按照每户8万元的规模向当地625户群众授信,支持农民将自家房屋改造成农家乐或乡村旅馆,作为资产入股银湖合作社。“要不是贵州银行的支持,说不定我还在浙江打工,如今我不用出门,每月靠农家乐就能收入7000多元。”村民郭正高说。

抓金融扶贫,贵州银行认真贯彻大扶贫战略行动,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扶贫开发重点县扶贫项目建设,“点面结合、大小并重”,贵州银行对全省50个国家级贫困县和16个集中连片贫困区域县的融资余额达808亿元,其中直接支持和服务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38亿元,直接和间接带动贫困人口超200万人。(吕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