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关于我行 > 媒体关注

新华网、新浪网、贵州都市报:盖楼记:贵州银行为这所学校建了一栋丹寨最好的教学楼

现在,任静每天下班前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去学校前面刚落成的综合实验楼转一圈。一定要亲手摸一摸教学楼的白墙青砖,他才感觉踏实。这是一座他和全校师生盼了太久的实验楼。

 

任静是丹寨县民族高级中学(以下简称丹中)校长,学校的实验楼是他的一块“心病”。作为丹寨县唯一的高中,丹中成立80年来,一直都没有一座真正的实验楼。“抢”教室是丹中实验课的常态。

 

2017年,贵州银行捐资1650万,为丹中修建综合实验楼。

 

在贫困县丹寨,对于任静和丹中师生来讲,这曾经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对于贵州银行来说,这却是顺理成章的,“贫困的根源在教育,我们对口帮扶丹寨,教育肯定是帮扶重点。”贵州银行驻丹寨扶贫队长何珍云介绍,在捐赠方面,贵州银行对丹寨教育的帮扶资金的投入,占总投入的一半以上。

 

除了丹中综合实验楼,在丹寨县,贵州银行还捐赠166万元,建设排调镇青少年宫;贷款4242万元,购置中小学教育设备。

 

“天上掉馅饼”

 

 

任静教书几十年,一直勤恳踏实,他从没觉得自己走过什么大运,只有一件事情除外。

 

2017年2月的一天,任静接到教育局打来的电话,“县里要给你们盖实验楼。”任静反应了两秒钟,“实验楼?我没听错吧,要盖实验楼!”

 

他在电话里跟对方确认了三遍,才敢相信这件事:建校80年,丹中终于要有第一座综合实验楼了。

 

任静觉得自己被好运击中了。“建实验楼要上千万,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当时听说要给我们修实验楼,就感觉像‘天上掉下一个馅饼一样’。”

 

放下电话,他就叫上几位老师,跑到楼下去选址,在学校周围来来回回看了几遍。

 

过了几天,任静去教育局开会,才知道贵州银行对口帮扶丹寨县,丹中的综合实验楼是贵州银行的一个捐赠项目。

 

 

“教育是我们扶贫的一个重点。”贵州银行驻丹寨县扶贫队长何珍云认为,贫困的根源在教育。

 

“在农村,一个家庭出一个大学生,改变的可能是整个家庭的命运。找工作大学生更有竞争力,肯定比他们父辈靠种田赚钱多。更重要的是,一个大学生能够影响家庭乃至村子对于生活的观念。”

 

他坦言,在扶贫工作中,他发现,观念是脱贫致富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有些人,等、靠、要,缺乏主动性。”

 

丹中是丹寨县唯一一所高中,“相当于整个丹寨县的人才摇篮和出口。从这个意义上讲,丹中的教学质量,硬件设施,对全县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影响。”何珍云说。

 

他介绍,贵州银行对口帮扶丹寨县,捐赠资金3600多万,其中1650万用来修建丹中综合实验楼。

 

 

“抢”教室

 

 

这是任静和丹中师生盼望太久的一座实验楼。

 

“丹中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好,但是在实验这一块,我们跟那些大城市的学校相比,差距还是很大。”任静说,每次外出学习,看到别的学校有完备的实验楼,都很羡慕。

 

丹寨县民族高级中学,成立于1939年,是丹寨县唯一一所高中。

 

2010年,学校扩招,从旧址搬到新校区。新校区本来是为丹寨一所初级中学修建的,没有综合实验楼。

 

实验室只能挤在教师办公楼里。实验室有限,学生做实验的需求大,“抢”教室成为理化生老师们实验教学的常态。

 

“我们一个年级有十多个班,实验教室也就10个左右。同一年级各班的教学进程差不多,所以一到有实验的课时,老师们就开始‘抢’了。在群里说,‘这节课,实验室我用了。别人别来了啊。’”

 

丹中电教室主任程宗仁介绍,同一个实验,第一个做的班级和最后一个做的班级,时间上相差达到一个星期。

 

另一方面,实验的质量也不高。实验室都是由普通教室改造而来,没有专门的准备室和药品室。

 

“有些实验,只能将就。物理实验随便比划一下,化学实验晃晃试管。”程宗仁很无奈,“有时候觉得很对不起孩子们。”

 

对于丹中来说,理化生实验尚且没办法完全完成,通用技术的课程就更不用说了。

 

“通用技术基本上是一门实验课,但是我们没有足够的教室,所以这门课的实验只能给理化生让路。教育局发的通用技术的设备,很多都没有拆封。”

 

程宗仁介绍,随着教育的改革,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实验楼因而也越显重要。

 

“实验是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理解的过程。有些知识,老师只用课本讲,学生可能不太好理解,但是让他们动手做一遍,很快就能明白其中原理。实验可以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他认为,这是导致偏远地区跟发达地区学生学习能力差距的原因之一。

 

对于实验在高中学习中的重要性,丹中高二学生陈丹睿深有感触。

 

“物理课学到串联和并联的时候,老师在黑板上讲了几节课,我都没太别明白。后来进了实验室,亲手做了实验,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

 

她说,她和同学们都很喜欢做实验,觉得实验课是一种放松,然而,让她和同学们觉得遗憾的是,“实验室不够用,实验课太少了。”

 

 

质量最好的教学楼

 

 

陈丹睿和同学们的遗憾,很快就可以得到弥补了。

 

经过勘址,实验楼最终选在学校大门旁边的一块空地。

 

2017年11月30日,实验楼奠基。

 

2018年11月28日,实验楼完成竣工验收。

 

现在,实验楼进入实验设备招标阶段,预计2019年3月,实验楼可以配齐设备,投入使用。

 

贵州银行驻丹寨扶贫队长何珍云介绍,丹中综合实验楼共有6层,总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可以完全满足丹中的实验教学需求。

 

“无论是建筑材料,还是建造技术,我们这栋实验楼都是采用行业高标准。应该算得上是丹寨全县最好的一栋教学楼。”他说。

 

实验楼暂时还未开放,一堵围墙将实验楼和其它教学楼隔开。

 

陈丹睿悄悄跟同学们溜进去过。雪白的墙面,平整的地板,明亮的教室,让他们兴奋而充满期待,“新学期快点来吧,早点儿用上新教室。”

 

对于这栋教学楼,任静比学生们的期盼更殷切。

 

他生长在丹寨,丹中也是他的母校。七十年代他读高中那会儿,丹中教室的窗子还是用报纸糊的。

 

“那时候不要说实验楼,能有个像样的教室就不错了。”

 

在那样的条件下,他考上大学,然后又回到母校任教。

 

现在,丹中有了全县最好的教学楼。“发自内心地感谢贵州银行。”任静觉得,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栋教学楼之于孩子们的意义。

 

正如孩子们今天能在更好的教室里学习,他也坚信,他们必定会有比他当年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