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关于我行 > 媒体关注

天眼新闻:贵州银行金融“活水”让污水变绿水

芒种过后,气温升高,降水增多。

 

站在自来水管收水池旁,鲍林珍正欣赏着院前池塘雨打荷花的美景。

 

青草依依,鱼游水中,眼前的池塘宛若一幅清新的山水画卷,令人心旷神怡。

 

鲍林珍是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浪塘村心连心农家乐的老板。

 

几年前,这里还不是现在的样子。

 

“以前这里就是个坑塘、水沟,夏天蚊蝇滋生,自家门窗都不敢开,往外一泼泔水,鸡鸭凑齐围拢过来,别人更是大老远看到就绕着走。”回忆以前村子的污水随意排放,鲍林珍不禁摇头叹气。

 

浪塘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得益于贵州银行的绿色信贷。

 

今年1月,贵州银行安顺分行与西秀区政府加强银政对接,紧紧围绕安顺市委、市政府打造“美丽乡村、宜居安顺”发展要求,瞄准农村居民污水处理难题,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投放3.5亿元绿色信贷资金,专项支持西秀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污水处理建设项目,打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一公里”。

 

鲍林珍家门前的荷花塘不仅只是一处观赏景观,还是一个氧化塘。

 

与荷花塘联通的是一个一体化生态湿地系统污水处理设施。

 

浪塘村192户居民、12户农家乐的厨房污水、厕所污水经过隔油、固液分离,进入污水收集管网,通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可用于农田灌溉。日处理能力达100立方米。

 

“现在多少人羡慕我家,靠近邢江河、守着荷花塘,农家乐也开起来了,还有最美河景房,游客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红火。”鲍林珍笑着说。

 

鲍林珍家水质量提升和环境美化,只是贵州银行安顺分行金融精准发力,助推西秀区水环境治理的一个缩影。

 

安顺市西秀区农业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长曹三江介绍,西秀区的污水处理设施与配套管网同步建设、同步投运。“旧州镇、七眼桥镇、蔡官镇、轿子山镇已陆续建成污水收集管网197.97公里,覆盖214个自然村寨和22415户农村居民,项目建成进度90%。”他说。

 

2019年10月末项目竣工后,西秀区4个乡镇、421个一体化污水处理站点污水处理能力可达8415立方米/日,惠及2万余户农村居民。

 

随着农村污水处理建设的推进,垃圾堵路、围河和污水随意排放的人居环境正悄然改变。

 

如今,清澈见底的河水宛如一条清洁的玉带,细软的柳条摇曳着身姿,岸边的水车轱辘哗哗转动,三五成群的游客在木栈道上漫步…… 美丽田园和乡村农家乐正成为安顺市旅游的新气象。(谭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