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关于我行 > 媒体关注

新浪网:贵州银行金融助力 偏坡又“热”起来了

荷塘边传来阵阵音乐声,陈维秀透过厨房的门,向外张望了一下。

村里正在举办六月六对歌。往年六月六对歌,陈维秀都会和姐妹们第一时间组队参加。

然而,今年她不得不缺席。

陈维秀是贵阳市偏坡村的村民。近年来,在贵州银行的金融支持下,偏坡村的旅游重新焕发生机。陈维秀的农家乐鑫香园,生意也跟偏坡的旅游一样红火。

“‘六月六年年有,但今年特别忙,我还是要先招呼好客人。陈维秀对于没能第一时间参加对歌活动有点遗憾,但说到鑫香园的生意,她一下子又来了精神。

这一天,她从早上起床一直忙到中午一点,直到最后一桌客人在音乐声的催促下离开鑫香园,她才得以坐下休息一会儿。她要趁这个空档赶紧吃个午饭,再过两三个小时,晚餐时间,她又要忙起来了。

累是累,但是开心,日子越过越好嘛。陈维秀满足地说。

-01-

村民期待偏坡再次起来

 

陈维秀和她的祖辈都居住在偏坡村,这个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偏坡布依族乡的古村落,早在十多年前就自发开始了乡村旅游的探索,少部分有条件的村民借着城市周边游的热潮,在自家的小院开了农家乐餐馆。

陈维秀也是最早做农家乐的村民之一,这些年来,鑫香园的生意总是时好时坏。

2010年,贵阳市乌当区重点打造泉城五韵旅游文化品牌,醉美偏坡作为其中的一个景点,古朴的干栏式木质建筑、原汁原味的布依族文化吸引了众多省内外的游客。在两年的井喷式发展后,由于基础设施匮乏,旅游项目单一,2012年起,偏坡村的旅游陷入低谷。

尝到旅游甜头的村民期待偏坡再度起来,而更多当年未乘上东风的村民则希望自己有限的资源也能被利用起来。景区提质升级势在必行。

- 02 -

扶贫贷款助力景区升级

 

2017年,偏坡乡政府与贵阳市乌当区五彩生态农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联手开发原味小镇·醉美偏坡,一期拟投入1.27亿元重新打造偏坡,以发展生态农业一体化为主,同时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打造多层次的旅游体验,让这个小村寨能吸引人也能留得住人。

发展旅游投入大,见效慢,五彩农投公司为项目资金犯了愁。

贵州银行贵阳乌当支行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找到五彩农投公司,拟用贵州银行的产业扶贫贷来支持偏坡的发展。

2017年10月,贵州银行贵阳乌当支行向贵阳市乌当区五彩生态农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发放8500万元产业扶贫贷,期限10年,用于支持偏坡民宿改造以及农产品体验式采摘基地的建设。

资金一到位,五彩农投公司就开始了300栋民宿的改造。

要留住人,住宿是关键。首先要符合城里人的住宿需求,卫生、安全、舒适,还要保留偏坡村原有木屋古色古香的风情。五彩农投公司副总经理周迅总结民宿改造的思路。

民宿改造项目,由村民提供房屋,五彩农投公司负责将老屋修缮一新并改造为民宿,让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最后收入按一定比例三方分成。村民不仅可以得到房屋的分红,还可以在自家房子里当民宿管家挣工资。

住宿条件改善了,游乐项目也必须跟上。在贵州银行的金融支持下,五彩农投公司在偏坡村打造了以猕猴桃、樱桃、脆红李为主的观赏采摘型农业乐园。

同时还建设了本地红米、有机蔬菜等作物基地,可为农家乐提供特色食材,并包装成旅游商品供游客选购,偏坡的农事体验游已初具雏形。

我们采用企业 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模式,公司负责景区改造升级,流转农民土地建采摘基地;合作社负责吸收劳动力进行作物管理,以及为项目建设提供用工。五彩农投公司副总经理周迅说。

在贵州银行的金融支持下,通过项目用工以及合作社分红的形式,公司共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0余人,人均年收入增收3535元。

-03 -

家园焕生机村民燃希望

 

今年六月六的第一天,陈维秀因为要招呼客人,缺席了花歌场上的对歌。

她忙活了一上午,中午一点多才有时间吃口饭。

陈维秀刚休息了一会,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把游客又回了鑫香园。

陈老板,下雨了,我们回来躺一哈。几个操着重庆口音的游客一边和陈维秀打招呼,一边径直往楼梯走去。

今年入夏以来,陈维秀的民宿生意非常火爆,所有房间都住满了来自火炉城市的游客,这得益于贵州便利的交通和凉爽的气候。

现在有3个固定的小工,每月工资是2500元,像今天这种情况又加了两个临时工,以后生意好了还得再请呢。陈维秀说,村里一些妇女选择到农家乐和民宿打工增加家庭收入。

突如其来的雨并未对六月六活动造成太大影响,花歌场的音乐声依然嘹亮;花歌场旁的长廊里,包粽子、搬包谷活动正依次进行;一些游客打着伞在濮越香街游览,细雨中的布依村寨别有一番风情。

看着雨丝,街角卖凉面的韦老板却发起了愁。一下雨就怕耽误,希望国庆节前能把小楼维修好,把房间都改造出来。想着自家还未改造完的民宿,韦老板显得有些着急。

等景区全部升级改造完,生意肯定会更好。可以玩的项目多了,游客自然愿意多住几天,我也想自家小屋派上用场嘛。韦老板对偏坡的未来和自己的生意充满了信心。(顾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