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关于我行 > 媒体关注

人民网:贵州银行黔西南分行营业部 “火眼”识骗局为客户挽回10万余元损失

9月29日,贵州银行黔西南分行营业部成功堵截一起大额电信网络诈骗风险事件,为客户挽回10万余元资金损失。

“你好,我要把这张卡变更为一类卡。我很赶时间,能不能尽快帮我办理?”当日下午,客户王女士匆匆走进贵州银行黔西南分行营业部,要求将其持有的工会会员卡变更为一类卡,取消转账限额。大堂经理小周为王女士取号后请其在休息区等候,王女士在等候过程中坐立不安,频繁关注手机信息,显得非常焦虑。 小周发现这一情况后,询问王女士“王姐,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了?”王女士担忧地说:“公安机关打电话通知我,说我因为涉及一起案件,必须在下午四点前把所有资金归集到贵州银行账户上,并且需要变更为一类卡、卸载手机银行,告知手机银行登陆密码、验证码。必须要在下午四点审判结束前按要求全部做完,不然就会被逮捕。”

王女士说罢,大堂经理小周立刻意识到这是一起电信诈骗事件。为避免客户资金损失,他引导客户在自助设备上进行了口头挂失。在确保资金安全后,小周告诉王女士:“王姐,您这是被诈骗了。”他告诉客户,这是一种常见的电信诈骗套路,诈骗份子在电话或网络中冒充公检法机关告知客户涉及案件,并发送带有公检法电子印章的逮捕令、裁定书等文书,且能够准确提供客户信息,引起客户的高度紧张并配合诈骗分子进行操作,最终实现诈骗。“您的这张卡以前是二类卡,根据人民银行的规定,每天的支付限额是1万元。而一类卡是没有支付限额的,他让您将二类卡变更为一类卡,并告知手机银行密码和验证码,就是想要把您的钱通过手机银行转走呀。”小周向王女士简单介绍了银行卡的分类和诈骗份子的手法。

在银行员工的劝说下,王女士拨通了对方的电话,告知对方现已将银行卡变更为一类卡,但变更过程中被公安机关冻结,需要对方协助联系当地公安机关解决。对方听完后直接挂断了语音。王女士这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确实是被骗了。

“真是太感谢你们,要不然辛辛苦苦攒的十多万血汗钱就要被骗子骗走了。为贵州银行的负责和用心点赞!”王女士离开时感动地说道。

此次大堂经理能够迅速识破骗局,得益于于贵州银行创建“最安全银行”的工作实践。“近年来,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广大客户朋友要提高金融安全防范意识,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短信;不要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存款、银行卡等相关信息;不要向陌生人汇款、转账;万一上当受骗,要及时对银行账户采取应对措施,并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该行负责人提示。(戴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