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新闻、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人民网贵州频道、新华社贵州频道、亚联盟网站等媒体报道)
为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存款保险制度的知晓度,不断提升社会公众对存款保险制度及银行业机构的信心,有效维护全省金融稳定,2021年1月27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在贵阳召开存款保险新闻通气会,向媒体介绍宣传情况。
自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实施以来,贵州银行在人行贵阳中支的指导下,持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存款保险宣传活动,有效提高了存款保险的公众认知度,促进了存款保险发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筑牢金融安全网等作用。
贵州银行总行:打造存款保险制度宣传队伍
贵州银行积极组织全行网点开展存款保险网络自主学习,并充分利用晨会、夕会等时间集中学习,通过解读法规政策、经验分享等形式打造一支熟知存款保险制度的宣传队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什么是存款保险?”“保障范围是什么?”等知识,实现存款保险宣传专业化、常态化、普及化,切实保证宣传实效。截至目前,累计参加培训及测试人数8400余人。
黔东南分行:发挥多民族语言特色,确保宣传接地气
黔东南州为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了更好地向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普及存款保险知识,不久前,贵州银行黔东南分行组织了一支“金融小分队”前往雷山县西江苗寨、黎平县肇兴侗寨录制存款保险宣传视频,视频的演职人员均由贵州银行员工担任。视频使用苗语和侗语介绍存款保险知识,拉近了存款保险与少数民族群众的距离。在录制现场,贵州银行工作人员的专业解说和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靓丽外表吸引了当地群众驻足广泛参与。录制期间,发放折页400余份,受众人数600余人。目前,宣传视频在黔东南分行19个营业网点每日循环播放,累计播放30000余次。
安顺紫云支行:耐心为客户答疑解惑
1月27日上午9点,贵州银行安顺紫云支行来了一位客户。“我想办理存款,但把钱存在你们中小股份制银行安全么?”客户咨询。
这位客户多年来一直在紫云从事家用电器销售生意。从起初的个体经营到现在小有规模,一路走来,勤勤恳恳、诚实守信,大家都叫她“谢孃孃”。2020年下半年,由于经营范围扩大,业务量迅速增加,销售资金回笼骤增,她便考虑将现金存到银行。
“前几天,我路过你们网点,无意间看到门口贴着存款保险标识,这个存款保险是什么呢?”谢孃孃问。
客户经理向谢孃孃解释,存款保险制度又称存款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设立专门的存款保险基金,当银行经营出现问题时,会按照规定给我们存款人偿付,是国家金融的“安全网”和储户的“安心丸”。
“那么怎么进行赔偿呢?”谢孃孃对“存款保险”很感兴趣。
“因为银行业金融机构都为客户买了存款保险,如果银行出现经营问题,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会给予偿付,本息金额在50万元以内的给予全额保障,超出50万元部分从银行清算财产中受偿。”客户经理继续解释。
听了客户经理介绍和产品宣传,谢孃孃打消了心中的顾虑,“那给我办理50万元存款和20万元理财。”
“但银行存款保险制度保险对象是存款人的存款,不包括客户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客户经理及时提醒。
“你们这么用心地服务,我信得过。今后还要加强合作嘞!”谢孃孃看了一眼“众”字造型的存款保险标识,笑着说。
贵阳管理部宝山支行:定期开展存款保险知识宣讲
贵阳管理部宝山支行定期在厅堂开展宣讲小课堂,并联合周边居委会义务举办“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普及存款保险知识。
王阿姨是一位退休人员,儿女都在外地工作。一天,王阿姨来宝山支行办理业务,看到电视上关于存款保险制度的宣传视频,略带担心地向大堂经理杨青咨询,“小杨,我所有的存款都能上保险吗?要交保费吗?”
小杨解释,“王阿姨,这是国家对个人储蓄存款的保护,不收保费的。”
“那我就放心了,我在一个金融公司放了一些钱,还是有点担心,国家有保护就好。”
小杨一听觉得不太对,赶紧追问,“您钱存在什么金融公司呀?多少利息呢?”
“总共50万。利息开始很高,一年大概10%左右。这两年降了些,也有8%。还经常组织我们开会,送礼物呢!”
听了王阿姨的描述,小杨判断王阿姨是参与了民间借贷。她赶紧拿出存款保险的相关宣传资料,耐心向阿姨解释,“您办理的并不是正规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不仅不受存款保险的保障,还存在很大风险。”
听过小杨的介绍,随后,王阿姨把50万元赎出来,存到了宝山支行,“贵州银行工作人员有责任心,我的养老钱放在这里安心!”王阿姨说。
下一步,贵州银行将认真总结活动中的做法和经验,继续扩大宣传活动的范围,不断巩固前期活动成效,做好后续宣传工作。
一是特别关注低净值人群金融知识的普及,进一步提高这个群体的金融素养和防范意识。
二是着力在新媒体宣传方式、常态化普及机制上下功夫,形成存款保险知识普及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知识普及的广度和深度。
三是由总行牵头将“存款保险明白卡”嵌入柜面存取款、开户等业务流程;在存款账户开户及存取款短信中增加存款保险宣传内容。(余婷、杨安安、公雪、谭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