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新闻、众望新闻、多彩贵州网、人民网贵州频道等媒体报道)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3月4日给“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回信
今天
是“学习雷锋纪念日”
在贵州银行
有一批新时代的“活雷锋”
他们默默坚守
在工作中践行“雷锋精神”
用自己的行动续写着“雷锋日记”
这个村实现脱贫,
是“雷锋”帮扶的!
“人民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帮助人民克服困难,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是我应尽的责任。”——选自《雷锋日记》
时间:2020年11月24日
事件:2016年,根据组织安排,贵州银行遵义分行的苏诚臣被派驻到务川自治县泥高镇老鹰村任驻村工作队队长。老鹰村海拔1200米以上,自然环境恶劣、支柱产业匮乏,农民收入微薄。在驻村期间,苏诚臣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老鹰村很多农户都尝试搞种养殖。苏诚臣向分行汇报,分行了解情况后捐赠了30万元资金,帮助该村成立特色农产品公司,助力老鹰村采取“支部 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发展当地特色农产品。
经过几年的驻村帮扶,2020年,该公司借助“幸福家园电商销售平台”销售老鹰村农副产品,年销售额达200万元,累计带动300余户贫困户增收。2020年11月24日上午,苏诚臣帮扶老鹰村的故事被学习强国平台报道。
这些服务,
是“雷锋”温暖的!
“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多帮人民做点好事,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选自《雷锋日记》
时间:2020年12月21日
事件:上午,一位中年男性客户来到贵州银行遵义南白支行营业厅,他看上去很焦虑。大堂经理杨寿琴主动迎上并询问,“先生,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客户告诉杨寿琴,他的儿子得了重病,在重庆就医,因为没有社保卡无法办理住院,他急忙赶回来办理社保卡,一个半小时后就要坐动车回重庆。提到儿子的病情,他红了眼眶。当时,网点办理业务的人比较多,杨寿琴估算了一下,这位客户如果排队办理业务,肯定赶不上动车。于是杨寿琴挨个向排在前面办理业务的客户说明情况,获得他们的理解,为这位父亲插队办理了业务。客户走的时候连连感谢,“贵州银行是个温情的银行,工作人员有爱、有善心。”
多年来,杨寿琴坚持将“用心服务”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在客户焦虑烦躁时,为客户送去一个友好的微笑;客户孤助无援时,为客户送去一个温暖的安慰;客户迷茫困惑时,为客户送去一个专业切实的建议……用实际行动续写着“雷锋日记”。
这次诈骗,
是“雷锋”阻止的!
“无论什么时候都关怀、爱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战斗不息。”——选自《雷锋日记》
时间:2021年2月9日
事件:下午,贵州银行遵义赤水支行员工刘朝鉴接待了一对来网点汇款的年长夫妻。刘朝鉴发现,这对夫妻在填写汇款凭证时,不停地翻看着手机上收款人的姓名和卡号,显得有些慌乱。
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刘朝鉴判断,汇款可能有问题。经过询问,夫妻俩不认识收款方。刘朝鉴意识到,客户可能遇到了诈骗。他立即停止手头操作,请大堂经理对客户进行了详细询问。果然,客户是接了一通自称是公安局的电话后才来转钱的。在刘朝鉴的耐心解释和引导下,这对夫妻终于明白他们遇到了电信诈骗,停止了汇款。刘朝鉴的细心,为这对夫妻避免了16万元的经济损失。
新的时代不断赋予
“雷锋精神”
新的内涵和外延
在贵州银行
“雷锋精神”无处不在
3月5日
再次向雷锋致敬!
供稿 | 李旖 肖伊 李世豪 陈晓燕 张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