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关于我行 > 媒体关注

创新金融产品,脚步一刻不停

  (天眼新闻,多彩贵州网,贵州都市报,新华社贵州频道,人民网贵州频道等媒体报道)

 

2022年9月的一天。晚上6点,贵州银行总行小微业务部产品研发团队,还在参加一个金融产品创新线上培训。因为疫情,贵州银行总行的大部分员工只能居家办公。疫情困住了人们的脚步,但困不住创新的思维。培训过后,团队又在工作群里讨论新产品的研发。

“产业研发是一件久久为功的事情,创新工作一刻都不能停。”

“贵州发展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服务,我们就去研发什么样的金融产品。”

成立以来,贵州银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为广大客户提供满意、精准、高水平的金融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产品创新方向由“广、线下”向“精、线上”发展,构建了零售金融、小微金融、对公金融、同业金融五大金融产品体系,推出了70余种金融产品。产品多次荣获“贵州省支持实体经济创新金融产品”奖。

数字化产品提供高效服务

咱俩江谊医药公司是一家微型医药流通企业,成立于2020年底,为省内多家医院供应药品,规模小、资产少,和其他医药流通企业一样,公司受上下游结账周期的影响,资金周转困难。

2022年1月,在贵州银行贵阳友谊支行客户经理的推荐下,公司尝试在线上申请“药采贷”,不到一天时间就获得了融资。“只跑过一次银行,其余几笔全是线上办理。”公司负责人说。短短2个月,公司通过“药采贷”平台获得了10笔贷款,共计57万元。

“药采贷”是贵州银行根据贵州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信息,运用大数据 互联网技术,为平台企业量身定做的一款纯信用、线上化、可循环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可为企业提供最高额度5000万元的贷款,能较好解决轻资产企业融资难问题。

“药采贷”一上线,就得到了主流媒体和广大客户的关注,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纷纷点赞,并荣获人行《金融电子化》杂志社颁发的“2021年金融业场景金融建设突出贡献奖”。

截至目前,贵州银行累计投放2.85亿元“药采贷”,有力支持了贵州省医药流通企业的发展。

贵州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贵州银行依托金融科技和大数据,积极打造数字化信贷产品,通过大数据优化传统产品,提升贷款便利度,做到了 “数据多跑腿、客户少跑路”,以“产业互联网 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产融结合双生态圈”为抓手,加快推进全面数字化转型。

除了“药采贷”,近年来,贵州银行还推出了一系列数字化金融产品,如聚焦“黔货出山”,将平台交易数据资源转化为数据资产,推出“一码贷”;优化传统产品,推出“小微e贷·税易贷”,线上“烟商贷”“兴农贷”等产品

特色产品支持经济发展

宋水仙是三都水族马尾绣传承人,在当地经营一家马尾绣公司。她希望通过公司发展传承马尾绣,带领乡亲致富。2022年4月,受上下游结付款限制,公司资金紧张。宋水仙尝试到金融机构融资无果,“有的需要抵押物,有的利率高。”

三都支行在走访村子的时候,了解到宋水仙的情况,向她推荐了“非遗振兴贷”。

贵州银行小微业务部产品研发团队人员唐凯介绍,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重要工作。贵州银行在实践中发现,近年来,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个人、机构,尝试通过市场运作,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个过程中,融资是一个难题。

2021年,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贵州银行推出“非遗振兴贷”。“非遗振兴贷”适用于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行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及个人,可采取信用方式,以及保证、抵(质)押等多种灵活的担保方式,单户最高贷款额度可达10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可达5年。

了解了“非遗振兴贷”,宋水仙眼前一亮,“这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制的贷款。”她立即向支行申请贷款。支行上门服务,仅用了2天时间就为宋水仙的公司发放了30万元“非遗振兴贷”信用贷款。“贵州银行考虑得太周到了”宋水仙感叹,有贵州银行这样用心,“专门”的支持,作为马尾绣非遗传承人,她对公司以及马尾绣未来的传承发展又增添了一份信心。

除了“非遗振兴贷”,贵州银行还推出线上“兴农贷”支持乡村振兴。线上“兴农贷”是专门针对农户发放的用于生产经营、生活消费等用途的贷款,无需抵押、操作简单、放款迅速、随借随还,额度最高可达30万。

“贵州发展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服务,我们就去研发什么样的金融产品”。贵州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成立以来,贵州银行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重大任务,不断创新推出金融产品,如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土地复垦绿色贷款”,支持城镇化建设的“城市更新改造贷款”,支持疫情复工复产的“复产贷”等。

产品创新久久为功

一线工作人员将金融产品比作“武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先进的‘武器’至关重要。”一直以来,贵州银行都十分重视金融产品的创新。

成立以来,贵州银行构建了零售金融、小微金融、对公金融、同业金融五大金融产品体系,推出了70余种金融产品。其中,“黔易贷”荣获中国银行业协会授予的“2013年服务小微企业20佳金融产品”,“养老贷”“工程施工(农民工工资)贷”“农户贷”“保捷贷”“复产贷”荣获“贵州省支持实体经济创新金融产品”二等奖,“土地复垦绿色贷款”荣获“贵州省支持实体经济创新金融产品”三等奖,药采贷荣获“2021年金融业场景金融建设突出贡献奖”等。

贵州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贵州银行相关条线人员,会根据市场环境情况定期制定产品研发计划。在服务实践中,定期收集意见和建议,对产品进行改进。有时候,还会针对紧急、特殊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制金融产品。

为了保障、鼓励产品创新工作,贵州银行每年都会配置专门资金支持产品研发,通过相应薪酬制度激励产品研发人员的创新热情,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

友谊支行对公业务部经理梁然曾经参加过“药采贷”的研发。“当时跑了100多个企业做调研,了解企业需求。研发过程中,有一个阶段,隔天就要开研讨会讨论问题。研讨会上有讨论和争论,好想法层出不穷。”他回忆,研发的冲刺阶段,大家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充满干劲。

作为贵州银行产品研发团队人员,唐凯觉得,在贵州银行从事产品创新工作很有意义,“每当我们研发的产品为客户解决了问题,我们就觉得很有成就感,很满足。”

在贵州银行看来,产品创新是一件久久为功的事情,“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必须随时保持敏锐的‘嗅觉’,不断推出新产品,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

唐凯所在的产品研发团队,刚刚完成了一个新产品的测试,就又马不停蹄开始准备下一个产品的调研,“产品研发,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