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多彩贵州网等媒体报道)
出车归来,刘远东没有马上回办公室,在车里,他拿出随身携带的字帖,以指代笔,临空摹拟。停车场很安静,字在他的脑海中,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每一笔都格外清晰。
刘远东是贵州银行安顺分行的一名驾驶员,他把书法当成了“精神食粮”,一有时间就钻进名家的书法作品中,临摹、书写。
2022年,刘远东的行书作品《陋室铭》在全国“及象杯‘瑞雪兆丰年’”主题书画月度评比中斩获“三等奖”。
逐梦
儿时,刘远东有个梦想,成为一名书法家。
人生匆匆。成年后的刘远东,凭借沉稳的性格,过硬的驾驶技术,温和的服务态度,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驾驶员。儿时的梦想,早已深藏心底。
2013年,40岁的刘远东入职贵州银行安顺分行。受贵州银行家园文化的熏陶,看着周围多才多艺的同事,刘远东的梦想,重新萌芽。
“驾车与书法创作一样,需要不急不躁,有耐心,沉得住气。”刘远东找到了二者之间的共通之处。作为一名“行动派”,刘远东很快开启了他的“逐梦之旅”。
回到家,一方炉台就是他的书桌。他摆出笔墨纸砚,静静地琢磨行书作品,常常一写就是一两个小时。不断熟练字体结构,加强运笔、控笔功力,日积月累地勤学苦练,让刘远东的书法技艺有了很大进步。
“驾驶员这个职业,经常会腰酸背痛。回到家后,铺开生宣,悬腕凝神,写几个字,不仅可以缓解腰酸背痛,连心情也变好了。”刘远东说,练习书法不仅能陶冶性情,对缓解工作压力也非常有效。
渐渐地,刘远东爱好书法的消息传开了。亲戚朋友中,谁家需要写对联、书法贴框,都会找上门来。每一次,刘远东都会认真地书写送字。得到身边人的肯定,也成为了他继续“逐梦”的动力。
忘我
2017年,刘远东参加了一次书法学习交流会。会上,安顺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罗成江的一席话,让习惯了随心书写的刘远东,深受启发。
罗成江说,练习书法并不是只要去写就会进步,相反,不按照字帖好好写,就会练成一些错误的书写习惯,写得越熟练,坏习惯越会得到加强,可能会越写越差。
为此,刘远东决心遵循书法专业人士的建议,购买了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欧阳询的《九成宫礼泉铭》、王羲之的《兰亭序》和《曹全碑》。只要下笔,就一定认真按照字帖练。一些写不好的字,反复去写,写到满意为止。如果一直不满意,就会再次仔细对照字帖,看看笔画长短粗细,逐笔逐划去改进。
2019年,为了改善呆板、僵化的书法感观,刘远东又开始潜心钻研中书协元老杨再春书法。
之前,刘远东每天练字约一小时,现在,每天练字两个小时,只为了让自己的字尽量接近名家原帖。
“两个小时,我并不觉得时间很长或者很苦。”相反,刘远东特别享受全身心投入其中的忘我状态。这样的状态,也让他渐渐地习有所成。在中国艺术科研所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刘远东获评软笔书法专业等级三等。
获奖
书法技艺的提高,除了临摹名家作品,还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
如今,刘远东每个月要在书法爱好上花费1000多元,用于购买网上书法讲座,以及《字的结构与章法》《行书笔法与兰亭序帖》《行草章法》《杨再春书法》等多种书法字帖和工具书,还有宣纸、笔、墨,看到有自己喜欢的砚台、镇尺,也会下单。
白天因公出车,无法接触毛笔,停车等候间隙,醉心书法的刘远东就拿出随身携带的字贴,用手指代笔,照着字的笔法、间架结构,跟平常写字一样临空摹拟,熟练书写技巧。日复一日的练习,让刘远东的书法技艺日渐精湛。
2022年9月,他的楷书作品《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在安顺市银行业协会“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文艺作品比赛活动中,获书法类作品二等奖。
参加全国“及象杯‘瑞雪兆丰年’”主题书画月度评比时,他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行书作品不同于其他书体,首先要过古文字关。《陋室铭》全文81字,光是从《王羲之行书字典》中查找辨析、校对文字,就花了10天时间。”刘远东说,由于作品字数多,一个字都不能错,错一字就前功尽弃,所以他小心翼翼写了两个晚上才完成。
就是这篇《陋室铭》,让他在中国及象书画院收到的23000余件投稿作品中脱颖而出,以88分总评分荣获行书创作“三等奖”。
“对于现在的工作,我很满足,有贵州银行认可,有同事尊重,还有家人支持。未来,我会继续认真驾驶,在高效服务业务发展的同时,继续向专业的老师请教书法技艺,不断尝试和创新,让自己的书法之路走得更远!”刘远东说。(谭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