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都市报等媒体报道)
198万元贷款到账,刘远刚(化名)立即开展桑苗采购,“贵州银行帮我们想办法,知识产权也能对贷款有帮助。”
一、桑蚕项目带动2万人增收
贵州亮晶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亮晶晶公司”)是一家集桑、蚕、种、茧、丝、绸、丝绵研发生产的招商引资企业。
剑河县现有桑蚕种植基地4600亩,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农户种植桑树苗,公司向当地农户免费发放蚕种进行养殖培育,形成蚕茧后,公司以不低于市场回购价向农户回购蚕茧,目前,项目已带动全县农户2万人增收。
二、桑苗采购缺资金
临近夏季,眼看新一轮桑苗种植又要开启,桑蚕项目需要逐步拓展到每村每户。然而,桑苗采购需要大量资金,公司负责人刘远刚犯了难。
得知公司融资困难后,贵州银行剑河支行主动上门服务,积极为其规划融资授信方案。
在了解到公司名下拥有14项商标专用权后,剑河支行副行长田俊认为,公司符合申请商标权质押融资条件,“商标作为品牌价值的载体,可以将‘商标注册证的专用权’作为增信。”
三、“信用+商标专用权质押”解难题
然而,这是剑河支行首次办理此种类型的贷款,支行面临不知如何下手的问题,通过认真研究相关政策,积极向当地人行报告并寻求帮助,在剑河支行业务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最终于2023年5月23日向“亮晶晶公司”成功投放了县域内第一笔以“信用+商标专用权质押”组合担保形式的198万元流动资金贷款。
此笔贷款发放,标志着贵州银行剑河支行首笔“商标权”质押形式贷款的落地,也为当地拥有知识产权却面临融资难的企业提供了范例。
下一步,贵州银行剑河支行将持续探索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强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责任担当意识,进一步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为巩固脱贫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动力。(吴玉梅 欧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