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新闻报道)
轻资产、高成长性是科技企业的特点。贵州银行通过长期服务科技企业发展,一直以来,科技企业的发展,在融资方面都存在缺乏足额抵押物,较难获得与公司核心竞争力相匹配的融资支持的问题。
贵州银行发挥地方金融机构能动性,以“贵e信”“中小企业信贷通”等为抓手,积极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金融帮助,做企业成长的伙伴,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一、支持企业开足马力生产
贵州安顺经开区川渝工业园,贵州弘安鑫晟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技术工人们正在数控车床前专心操作,加紧赶制各类航空产品零部件。
公司董事长孟繁滨介绍,目前,公司设备全部开足马力生产,全力以赴完成今年的订单。“2023年只剩下几个月,全公司都做好了冲刺的准备。”
公司冲刺的动力,来自贵州银行的金融支持。“贵州银行1000万元信贷资金让我们开足马力生产。”
贵州弘安鑫晟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7年11月,是一家中型规模民营企业,也是贵州省内唯一一家取得军工两证的现代创新型军民融合企业。主要依托军工企业承制航空零部件装配,无人机包装运输箱制造,垂尾助力器支持框架、中央齿轮机匣壳、底座、导轨梁加工等。
近年来,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取得一系列技术突破,如掌握了铸件基准拟合和大型薄壁零件加工变形控制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依靠真空吸附实现了机身蒙皮数控加工等。凭借在航空装备制造方面的技术优势,公司被纳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名单。
2023年三季度,公司接受下游企业2000万元的加工订单,急需流动资金从上游企业购买原材料、设备等。
7月中旬,正值企业为资金一筹莫展之际,上门开展“百行进万企”调查走访的贵州银行安顺分行工作人员告诉孟繁滨,根据授信新规,航空装备制造是贵州银行绿色金融积极支持的行业,调查评估后企业可快速获得绿色信贷的支持。
为及时向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贵州银行安顺分信贷团队上门服务,深入了解企业需求,按照“一户一策”金融服务方案,采用“流动资金贷款+贵e信产品”授信,开通绿色金融服务通道,8月14日,企业仅用20个工作日就拿到了10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两年期授信额度循环使用,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15万元。
“这笔贷款有效化解公司原材料采购资金的燃眉之急,保证结构部件装配按时交付,预计今年产值将实现大幅度提升,极大增强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孟繁滨感激地说。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末,贵州银行安顺分行累计投放制造业贷款70.38亿元,中长期制造业贷款余额10 亿元,惠及39家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
“作为本土金融机构,助力安顺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是责任使然。”贵州银行安顺分行行长王丽诺介绍,下一步,贵州银行安顺分行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围绕航空产业城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组建金融专班,加大走访力度,深化政金企对接,在服务时效、资源配置、贷款规模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以务实的工作举措,撬动金融资源助推贵州航空产业城释放发展新活力。
二、助力企业蝶变发展
蓝辉新材料公司是遵义市2019年招商引资入驻的民营企业,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材核心零部件生产。
公司负责人杨安回忆,2022年,为提产扩能,公司购入一批机械设备,急需购买原材料投入生产,但公司自有资金不足,情况十分紧急。
同年6月,贵州银行遵义法院街支行在走访调研时获悉公司的资金需求,立即组织信贷团队与杨安进行商谈,为其提供了1000万元的贷款,及时解决了公司流动资金不足的难题。
这次相识也为双方未来的合作搭建了坚实的基础。
2023年,贵州银行遵义法院街支行行长李文萍到蓝辉新材料公司进行贷后走访,杨安对贵州银行的援助之举表示感谢,并提出了新的金融需求,“成立初期,公司经营是以贸易为主、生产为辅,今年公司引入新股东、产品结构调整,经营模式转变为生产为主,资金周转需求扩大了。我们非常希望能再次得到贵州银行的支持。”
李文萍立即组织了一支团队,对公司进行了新一轮的信贷调查。根据公司符合贵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经营模式转变以及原材料采购需求增加等实际情况,法院街支行团队主动为公司办理了2000万元的“中小企业信贷通”。8月25日,1500万元的贷款资金已顺利落地。
“这笔贷款让公司能够及时采购所需原材料,确保车间有序运转。”公司负责人杨安说。
杨安是2019年回乡创业的遵义人。四年来,公司从一家小民营企业逐步成长为规模工业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离不开各方的大力支持。
“尤其今年公司转型升级,贵州银行主动为公司续增授信,让我们能安心搞生产、放心谋发展。”杨安希望未来,能进一步深化与贵州银行的合作。
贵州银行遵义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民营经济是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小微民营企业的“成长伙伴”,贵州银行遵义分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助企纾困、伴企成长,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今年1月-7月,遵义分行通过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信贷通、小微集群授信等多样化金融产品,累计向区域民营企业投放各项贷款约32.3亿元,以金融“活水”畅通民营经济“血脉”,持续激发民营企业活力。
(谭飞芳 保诗雯 简忠娥 高雪 姚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