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协报道)
12月,万物冬藏。台江县鱼类种源创新示范基地的水稻鱼塘里正酝酿着生机。
“现在鱼苗进入生长期,技术人员每天都要记录鱼苗繁育情况,定期和农科院的专家沟通交流,调整投喂饲料方案,确保基地保质增量。”基地负责人陈礼介绍,刚刚过去的丰收季,基地稻鱼预产量25万斤,“明年产量还会增加,已经有好几家合作社来谈合作了。”
看着欢快吃食的鱼苗,陈礼感叹,公司成立两年,发展迅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帮助,“贵州银行更是在关键时刻帮我们解决了资金问题。”
一、探索稻鱼养殖致富路
2021年,台江县发挥当地水资源丰富、质量好的特点,将“稻+鱼”产业作为农业产业化支柱重点打造,推动资源转化为产业,带动当地产业经济更上新台阶。
随后,贵州年年有余渔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年年有余公司)作为当地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扎根台江县。
公司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在台江县台雄村开设了台江鱼类种源创新示范基地、设施辅助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基地,主要养殖无鳞红鲤、呆鲤、金背鲫,创新地将高密度科学养殖与传统稻花鱼养殖相结合,探索出了稻鱼养殖致富路。
2021年,基地试验运营养殖即收获成功,在水稻不减产的情况下,每亩鱼类产量提高到500公斤。
2022年,在当地农业专班的帮助下,年年有余公司进行养殖模式推广复制,帮助130余户农户创收。
二、“年年有余”喜获丰收
2023年公司迎来高速发展,将现金投进养殖基地建设,导致流动资金紧缺。贵州银行台江支行通过银企对接平台了解企业困难后,立即开展实地考察。
经过深入沟通了解,贵州银行台江支行坚定了支持“稻+鱼”产业的决心。在分支行联动下,成功为年年有余公司发放乡村振兴产业贷100万元。
拿到这笔贷款后,年年有余公司立马进了鱼苗和饲料,“为元旦、春节这些订货高峰期做准备。”
金黄的稻子进仓,肥美的稻鱼出水,年年有余公司也喜获丰收。据统计,2023年,年年有余公司收获优质水稻40吨、稻鱼75吨,产值达到300余万元,累计为当地28人提供就业岗位,带动群众人均增收2.8万元。
贵州银行台江支行负责人介绍,台江支行始终以服务地方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使命,围绕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今年已累计投放涉农贷款7106万元。
下一步,贵州银行台江支行将继续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优质金融服务,全力支持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